MENU

课程领导 智慧引领

2019/8/25 14:51:32

——关于“课程”与“课程建设”的思考 

吴永余 

        随着第二次课改再次进入深水区,课程开发、课程领导、课程建设等业已成为教育改革中课程领域内的一个热点而敏感的话题。如何提升课程领导力,加大课程建设的力度,便日益成为深化学校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虽然这一问题早引起部分校长和教师的关注,但就如何整体把握课程领导力的价值、内涵,以及整体建构学校课程领导力等基本问题,依然感到迷茫。从教育行政领导到教师专业的多元化、个性化发展角度分析,可以看出,课程领导、课程建设的学习和实践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问题。 非常荣幸,今日上午聆听了华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柯政教授《学校课程建设与教师课程能力》的报告,略思一二。 

        一、学校课程建设和变革 如何把握好课程建设的关键问题,真的应该从教育的本原出发,思考教育是促进学生生命的成长,让学生向好、向上、向善,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大写的人。应该从终极评价开始思考课程设置的目标和内容,通过“以生为本”的真正的素质教育、素养教育来考虑我们课程资源的配置和使用。 

        1949年,泰勒在他的专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课程开发的基本问题:学校应该追求哪些教育目标?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这就是著名的“泰勒原理”。

        由此,他建立起了课程研制活动的四个基本环节:确定基本目标,选择学习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结果。学校课程变革不是漫无目的的“撒野”,而是基于目标的牵引,匹配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结果的过程,是让理性精神照耀学校课程变革的过程。 

        课程建设有三个层次:

        一是1.0层次。这个层次的课程变革,以课程门类的增减为标志,学校会开发一门一门的校本课程,并不断增减,这是“点状”水平的课程变革。

        二是2.0层次。处在这个层次,学校会围绕某一特定的办学特色或项目特色,开发相应的特色课程群。在一定意义上,这个层次的课程变革是围绕办学特色的“线性”课程设计水平。

        三是3.0层次。此层次,学校课程发展呈“巢状”,以多维联动、有逻辑的课程体系为标志,将课程、教学、评价、管理以及师生发展融为一体,这是文化创生层次的课程变革。

        这和柯政教授提出的课程建设的四要素——目标、内容、实施、评价是不谋而合的。 聚焦学习、情境深思、文化融入应该是学校课程建设的基本途径。 聚焦学习就是要让学生站在课程的最高处。教育人首先要研究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需要与可能性,给学生提供有助于其“生长”的课程。让每一个学生乐在其中,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聚焦学习,回归生长,让学生站在最高处,这是学校课程深度变革的首要追求。 情境慎思可以清晰学校课程变革的起点。一个时代的课程生成于特定的时代背景与文化架构之中,是文化选择的结果,我们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以及学校具体情境在“真空”中开发课程。只有在“情境慎思”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准确把握学校课程变革的宏观背景,深刻理解课程变革的文化架构,进而准确地揭示课程的本质,制定出立足在地文化资源、基于学校发展实际的课程方案。课程开发必须关注宏观文化背景,研制课程要先行“文化分析”然后再对学校微观情境进行分析,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具体学校、教师和学生身上。只要课程改变了,学校就自然改变。 文化融入,让思想的光辉映照学校课程。派纳说:“课程是一个高度符号性的概念,它是一代人努力界定自我与世界的场所。”它允许人们从不同的视域来理解课程,通过个性化的“复杂会话”,课程那被久久遗忘的意义得以澄明:“学校课程的宗旨在于促使我们关切自己与他人,帮助我们在公共领域成为致力于建设民主社会的公民,在私人领域成为对他人负责的个体,运用智力、敏感和勇气思考与行动。”在这里,“课程不再是一个事物,也不仅是一个过程。它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一种私人的意义,一种公共的希望。” 

        二、教师课程能力问题 首先举个课例:基于“课程领导”的课堂观察 2018年3月31日,以“课程领导、智慧引领”为主题的“物理课程领导力”的主题研究沙龙活动中。来自南京江北新区初中物理校长(副校长)及相关中层干部共18人参加了课堂观察、沙龙研讨活动,本次活动还特邀江苏省特级教师到会做专家专题报告。 在课堂观察环节,某校长为大家呈现出一节充满朴素课堂文化,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示范课《重力 力的示意图》。该校长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高山流水、高空落物”现象,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引入课题,通过“牛顿苹果”的介绍和生活体验,认识到“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受到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师生互动“真对话”,对物重的含义、重力的单位、符号有所认识。让学生用手分别“掂一掂”一个钩码、两个钩码感受物重的大小,结合体验提出影响物体重力大小的因素和关系,然后自主选择器材,设计验证性实验的计划和方案,分小组进行探究性活动,在收集具体数据的基础上,把数学上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图像等知识和物理规律的发现、寻找有效的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整体认知。从而让学生自发的得出“物体的重力和物质的质量成正比”,并就“重力/质量=常数”,过渡到“G/m=g=9.8N/kg”得出物理上规范的表达式“G=mg”以及“g=9.8N/kg≈10N/kg”知识的学习,接着通过“交通限重标志牌的含义分析和限重的计算,以及判断能否用最大称量为500g的天平称量重力为39.2N的物体的质量”这两个基础性例题的学习,对学生如何规范解题、方式和方法上进行示范和指导,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和质疑,进一步认识和掌握到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 关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认识,活动中充满智慧,师生合作的精彩演示,结合生活中如何判断墙壁是否竖直、窗台是否水平、悬挂的画面是否达到“横平竖直”的要求等具体实例,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物理科学知识,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的科学思想。 

        这是一节物理素养比较高的课,学生的物理思维得到了有效的发展,课堂过程中注重学法迁移、多元评价。是一节简单朴实的课堂。示范课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蕴含着朴素的阳光课堂文化,给听者一股清新的感觉。是一节适合的教育课堂、更是一堂适切的教学课堂,注重教情和学情的精准分析,务实高效。课堂节奏掌控灵活,驾驭课堂技巧高超,文艺点来说,就是“放慢脚步,这里风景独好!”从驾驭课程角度来看,当学生通过一上课的观察与发现,直接说出”物体受到重力作用”时,不妨改变一下原先的教学设计,在肯定学生事先学习劳动的基础上,“请你谈谈对重力有哪些认识和理解?不妨呵呵同学们分享分享。”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一种成就感,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说不定这位同学就可能成为未来的“爱因斯坦”。 今天重新拾起当时的观察与思考,就是对教师课程能力的再思考,结合柯教授提出的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来教,可以利用不同的资源来教,可以改编交材,整合教材,白那些符合学情的校本化课程内容,教师要有选择和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有创造性的有效而高效的课堂组织教学的能力,要有评价的意识,并且用评价来调节自己的教学行为。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就像这堂课的设计一样,从评价出发来设计学习的目标和内容,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学习目标。这样课程设计中的“GPS导航”精准度就更高了。 实践是课程最美的语言。课程建设和开发,必须让所有教师都动起来、跑起来,聪明才智蹦出来。平时在课程开发和设计时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多想几个“做什么”,多试几个“怎么做”,摧毁课程改革过程中的一切障碍;扎根过程,让所有的信息都流动起来,让所有的渠道都畅通起来,让所有的脑细胞都活跃起来,学校课程变革图景一定美妙绝伦! 

2019年8月25日下午15:58于华师大中北校区逸夫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