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关于作业这件“小事”的反思

2021/10/23 13:06:15

10月16日下午,王月芬教授的《双减背景下的单元作业设计与实施》,让我不断重新审视教学工作、学习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作业,这件“小事”。

王教授带我们回到“作业是什么?”这个问题,认识作业。原来,作业这个概念最早被提出来,是由学校教师布置给学生并且利用非在校时间完成的任务。经历了“由学校老师布置给学生并且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任务”、“学校教师依据一定的目的布置给学生并且利用非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等概念和事实的转变。我不禁开始思考一个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作业是学生利用什么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目前,我们常常看到作业占据孩子每天的课后、周末,甚至寒暑假时间,我们的作业不仅有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家长给孩子布置的作业。我们的孩子可真累啊!

作业的本质是什么?如果在之前,我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作业就是检测学生学习怎么样、巩固知识的练习啊。王教授提出,作业不仅是具有评价功能,还具有自主学习任务的功能,;作业本质上应该是学生自主学习任务的一种类型,是评价的一种方式。这让我开始反思,我对作业的认识是不是太简单粗暴了?我布置的作业的起到过什么作用?我的作业有没有帮助孩子自主学习?

关于作业系统,作业的功能和作业的批改这两方面让我印象深刻,不断对比自己的教学工作。作业的功能方面,可以通过作业,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王教授举例中的美国作业的方法小贴士,不仅给我提供了一种方法借鉴,还让我反思,我有没有从孩子的角度看作业?为孩子考虑完成这份作业,学生需要哪些帮助?我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孩子巩固知识,还是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

“双减”背景下,我所教的二年级,不能留纸笔作业让孩子回家写,我在批改作业和辅导作业方面也有所放松。王教授提出的,要利用好课后托管有针对性的,一对一辅导作业、批改作业,与学生沟通他完成作业的思考过程。

作业文本分析法,给我提供了一个重新、统计审视自己布置作业类型、难度的支架,让我意识到精选、精编作业的重要性。作业设计能力,首先是作业目标的确定,而作业目标的确定又折射出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研究程度。作业设计难度还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发展学生最近发展区。关于作业的选择、类型都指向体现核心素养。在我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我明白,在作业方面,我要精研教学目标,精研作业目标,尝试自主设计作业,精选作业,有效辅导作业。距离把作业这件“小事”认识清楚,设计好,我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还有很多很多的东西要学习、尝试、反思。